一、早稻育秧温度管理难点
早稻机插保温育秧有利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,对提高早稻单产和增加全生育期积温促进早熟有重要作用。但早稻机插保温育秧有很多难点,要引起各级农技部门和育秧生产者高度重视。
1.不同叶龄时期有不同温度要求。秧苗不同叶龄时期,对温度要求不同,抗逆能力不同,因此育苗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技术措施。
2.早稻育秧期间气温变化大。早稻育秧期间气温不稳定,时常造成育秧棚内温度过高或过低。苗床温度过高,会导致根、芽、叶伸长过快,秧苗细长不够粗壮,降低苗期抗逆能力,增加烂秧风险,苗床内温度超过35℃还容易造成烧苗;温度过低,秧苗生长缓慢,连续低温容易造成烂秧。
3.延长秧龄会严重降低秧苗素质。早稻机插育秧9寸秧盘播种量折干谷每盘120-150克,相当于每亩300-380公斤,播种密度高出秧田常规湿润育秧播种量的5-6倍,因此秧龄不宜过长。早稻机插适宜的标准秧苗是:叶龄3.5叶左右,苗高12-14厘米,第1叶叶鞘长不超过3厘米;基部叶片之间叶枕距不超过1厘米。如果叶龄超过3.5叶以后不及时移栽,叶片伸展、苗体增大,植株拥挤,个体生长差异加大,秧苗素质明显下降。培育合格的机插早稻秧苗对温度和水分管理有较高的要求。同时,生产中时常碰到秧苗已达到移栽叶龄,但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不能及时移栽的情况。如果苗期温度管理到位,及早控制秧苗生长过快,则可减轻推迟移栽的不利影响。
二、做好苗床温度管理工作建议
1.农技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。特别对集中育供秧的育秧中心、粮食生产合作社、种粮大户等,通过技术骨干蹲点面对面指导、电话直接联系,利用网络QQ群和微信、手机短信等方式,做好早稻秧田管理技术指导,提高技术到位率。特别是出现晴天高温或连续低温天气时,更要及时提醒育秧主体采取应对措施。
2.秧田要有专人管理。集中育秧要选派责任心强、育秧经验丰富的人员做好秧田管理。秧田管理人员要主动与农技人员联系,接受技术指导;随时关注天气预报,掌握当天及3天内的天气特别是气温情况,根据当天天气情况,及时查看苗床温度变化情况,及时做好开棚通风、揭膜炼苗及水分管理工作,调控苗床温度;查看天气预报,了解7天及15天内的天气变化趋势,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晴天高温天气或低温阴雨天气要有应对预案,早作准备;关注4月10日前后及4月中旬的天气趋势,为抢温暖天气及时移栽做好准备。
3.苗床内要安装温度计。叠盘出苗的温室、育苗大棚或秧田拱棚内务必安装温度计,以便及时掌握苗床温度变化情况,及早采取相应管理措施。
三、早稻育秧温度管理技术意见
1.播种至出苗:温度控制在30-32℃,湿度度控制在90%-95%。温室叠盘出苗温度达到35℃时,要调低温度;大棚叠盘出苗或秧田拱棚出苗晴天棚内温度上升到35℃时,要适当打开两端棚门,但下午3点以前再关闭大棚。
2.出苗后至2叶1心:出苗至第1完全叶露尖,适宜温度25-28℃,最高超过33℃。第1完全叶露尖到2叶1心期,苗尖下1厘米处温度控制在22-25℃,最高不超过28℃。晴好天气从早上8时到下午3时,要适当通风炼苗控长。特别是白天最高温度20℃以上的天气,中午棚内温度可达40℃以上,极容易造成烧苗炼苗,更要及时开棚揭膜通风,将棚内温度降至25℃。1叶1心到2叶1心期特别要注意通风炼苗。大棚育秧如早晚叶尖吐水水珠小(或少),午间新叶卷曲,床土发白,要在早晨浇水,1次浇足。秧田育秧以灌平沟水为主,保持秧板湿润通气。盘土缺水或揭膜前都要灌满沟水,防止秧苗失水。
3.秧苗2叶1心至3.5叶移栽期:苗尖下1厘米处温度控制在20-22℃,最高不超过25℃。白天要每天全打开一次塑料棚。一般上午8点打开,晴天到下午3-4点以前关闭,阴天或低温天开到12点。夜间最低温度达12-13℃时均可全田揭膜炼苗。移栽前必须经3-4天时间炼苗,以使秧苗墩实,增强抗逆能力,栽后返青扎根快。移栽前不能将棚膜撤走,如遇连续低温还需再盖棚膜。大棚育秧根据需要适时浇水,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,秧苗不卷叶。秧田育秧两头通风前灌“跑马水”,中段揭膜通风或全畦揭膜,先灌浅水上秧板再揭膜,防止叶片失水萎蔫或秧苗青枯,灌水通风半小时后放水至半沟水。雨天放干秧沟水。忌长期水层灌溉造成根系活力下降甚至烂根烂秧。移栽前3天,晴天灌半沟水蹲苗,阴天放干沟水炼苗,确保机插时能提起秧块不断。(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技术科 2016-03-31)